7月3日,农业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灵石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队员对共青团灵石县委书记燕琦红进行了专访,深入了解了她在基层工作中的经历以及灵石县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

燕琦红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2016年,她考录到灵石县文明办,在机关系统中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3月,因工作表现出色,她被组织提拔到两渡镇担任组织委员。同年10月,灵石遭遇了三十年不遇的汛情,面对严峻灾情,燕琦红坚守一线,积极参与转移群众工作,成功将两渡镇5800余名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2024年9月,她调任共青团灵石县团委书记,继续在新的岗位上为灵石的发展贡献力量。八年来,她穿梭于机关与基层之间,既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又在基层的磨砺中锤炼了意志,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在王家庄园的实践活动中,燕琦红向队员们介绍了当地的发展情况。她提到,灵石县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如今,这里建起了煤炭博物馆、蜂蜜博物馆……这些成果是当地转型发展的生动写照。燕琦红详细说道:“我们引导村民充分利用煤矿闲置土地,全力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园区,改善生态环境,为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造条件。”她强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灵石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参观王家大院时,燕琦红与实践队员围绕传统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展开了深入探讨。她指出,王家大院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灵石的重要名片。当地充分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将其活化利用,把多处传统建筑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通过发展文旅产业,不仅让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燕琦红说道。
燕琦红还有着与时俱进的思维,她向实践队员分享了“今日灵石”抖音平台上“90后”自媒体从业者们的故事。这些年轻人大多是返乡创业青年,他们利用短视频平台,将本地特产推向全国市场,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电商的有机结合。燕琦红对此深感欣慰,她感慨道:“乡村振兴最需要‘链接’,链接传统与现代、城里与乡下、老手艺与新市场,这些年轻人就是很好的榜样,他们用创新的方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采访接近尾声时,燕琦红谈到了介山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结合。她表示,灵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宣传介子推的故事,弘扬爱国、忠义等精神,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丰富的本土资源。“我们要让介子推的忠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激励更多人投身到乡村振兴和家乡建设中来。”燕琦红坚定地说。